跳到內容區塊

SDGs

:::

【成果專題4】低碳運輸:新北、荷蘭、邁戴郡及MIH綠色交通成果分享

111-05-05

協力撰稿:賴品亘 (實習生)

新北市政府於111年4月21日辦理「2022國際永續論壇-ING新北永續進行市」,以「低碳運輸」和「城市領袖永續行動」為主題,吸引線上跟線下來自全球4大洲、6個時區、10個國家、15座城市,還有ITU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UCLG ASPAC城市與地方政府聯合會亞洲分會、GSEF全球社會經濟論壇、Google、MIH開放電動車聯盟、日本智庫等超過20位國際講者與會。本篇文章將介紹「低碳運輸」場次的演講專題,包含新北低碳運輸發展及成果、MIH電動車聯盟介紹、荷蘭烏特勒支市及美國邁戴郡綠色交通現況。

(圖)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
 
新北「公共運輸」的未來式
交通運輸是移動汙染源最大來源,因此城市在轉型過程中,從傳統的私人交通工具,慢慢轉型到公共運輸上,新北市交通局也在嘗試做這樣的轉變及改善,為下一代創造更健康、更符合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 

新北市面積在臺灣為排名前段的城市,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裡住了400萬的戶籍人口,然而在城市轉型後,新北市與臺北市、桃園市、基隆市形成北臺都會區,總計1,000萬人口,而新北市就位在核心。臺北市曾發布過一個數據,該市晚間人口會減少3成,人口都回到新北市來。新北市交通局估計,新北現有人口加上移動性、暫時居住的人口,可達450萬人。為創造北臺都會區良好生活環境,新北市全力發展公共運輸,目前公共運輸已佔新北每日794萬移動旅次34%,仍有進步空間。 
 
新北2030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
臺灣國家政策預計於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而新北市也在積極準備,然而隨著車輛數逐漸增加,新北市首先需要克服購車成本問題。假設一部柴油車400萬元,若改為電動車,價格就會提升到1,000萬元,若要讓購車業者能負擔,就須將成本轉嫁到車票上。臺灣公共運輸價格長期處於低廉狀態,當價格提升,民眾就可能降低搭乘意願,因此地方與中央需準備相當金額補貼購車。 
 
除此之外,電動公車場站必須新增充電設施設計,這是過去社會所沒有的,而充電設施的儲電能力也是一大挑戰。新北市目前推出未來式的思考方向,未來的公車調度會強調智慧化,除車輛、場站管理、安全進出上讓民眾放心,在噪音、廢氣等環境問題也作相關處理。另一方面,當傳統的燃油與柴油加油設施被取代,新北市也希望不是創造一片水泥地,而是能作為公車、自行車、電動機車等共享運具的核心基地。 
 
新北公共自行車2.0
新北公共自行車微笑單車(UBike)已進入2.0的世代,每天有約10萬人在使用,總共累計有1億8,000萬人次。 UBike 目前已建置1500多站,總共1萬多輛車,提供365天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彌補公共運輸在班次、路線上的不足。新北市交通局也整合市區與高灘地自行車道,形成一個通勤綠廊,讓民眾自由選擇最佳通勤方式。 
 
新北共享機車大型充電系統
在共享機車的使用與管理上,新北市現有1萬7,000輛共享電動機車,尤其在25歲到34歲的年輕族群獲得相當支持。為擴大使用族群,新北市交通局現與民間業者合作,建立了一個大型充電系統,希望進一步提升共享機車便利性,降低大眾買車意願,釋放更多街道空間。 
 
新北綠色家園-打造190座大安森林公園
未來,電動公車、公共自行車、共享機車等共享車輛將成為市民的日常,新北市希望2030年前累積5億人騎乘公共自行車,1,400輛公車全數轉換成電動公車,公共運輸比例從現在的34%晉升到40%。這些目標將等同種植1萬3,000棵樹或是建造190座大安森林公園,幫整個社會做空氣汙染的防治,還給居民一個綠色乾淨家園。 

(圖左至右)MIH電動車聯盟策略顧問張慶煌、新北市交通局長鍾鳴時、本場主持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城市科學實驗室資深研究員林家樑

在新北市交通局長分享完新北低碳運輸發展及成果後,緊接著由MIH電動車聯盟策略顧問張慶煌介紹MIH的組織理念及碳中和願景。
 
開放平台整合系統 加速開發降低成本
MIH代表Mobility in Harmony,即未來世紀的智能網聯化、自駕化、共享化,需透過互助合作打造一個和諧的通勤環境。目前電動公車的成本較高,原因在於每個業者都獨立開發系統,MIH與其他電動車夥伴不同之處便在於開放的生態系統,就像安卓手機系統的開放式標準,所有軟體與硬體接口都是標準化的,如未來能把一個公車站、一套電池模組、一個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共享給多個業者使用,便能加速開發的速度,降低整體研發成本。
 
行動載具電動化 企業民眾共同推動碳中和
MIH今年4月提出的碳中和教戰手冊(Playbook)中,努力推廣三個理念:(一)涵蓋更多人群,讓更多合作夥伴及終端消費者使用電動車;(二)支持碳中和,所有MIH生產供應鏈的合作夥伴都能夠減少碳排放;(三)不只廠商,希望終端用戶也能一起支持碳中和。

汽油在能量轉換上效率較低,假設以一部傳統燃油車的生命週期計算,從生產開始到行駛12萬公里(臺灣車輛報廢前平均行駛里程數),約會產生30噸的碳排放;但以鴻華先進的電動休旅車Model C為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約21噸,大概減少了40%,而若能在生產過程中再使用30%的綠能,碳排甚至可以降到15噸,等於減碳60%。

為了實現碳中和,MIH夥伴需要先知道自己的碳排放量,接著透過綠電或環保技術來降低碳排,並經過第三方認證。至於無法避免碳排放的特定產業,則透過碳抵減措施,例如種樹或碳交易,達到碳中和的最終目標。MIH也期待未來能夠協助政府建置碳交易平台,幫助企業實現碳中和。
 
碳足跡科技 加速打造電動車與智慧城市
另外,MIH希望未來能使用區塊鏈的技術,計算出每個人的碳足跡。由於區塊鏈數據不可竄改,所以每個人的碳足跡數據都是真實可信的,屆時可透過獎勵措施落實到個人,利用科技手段做到碳中和。 

MIH相信,電動車的智能化、電動化及自駕化不只改變行的方式,更能夠把一直以來專為汽車打造的城市還給市民,徹底改變一個城市的樣貌。

(圖)荷蘭烏特勒支市資深政策顧問/專案領導Mr. Matthijs Kok

後半場由荷蘭烏特勒支市及美國邁戴郡帶來他們城市的最新綠色交通進展,首先是烏特勒支市。烏特勒支是荷蘭第一大城市,積極推動碳中和政策。該市目前已達到歐洲的碳排放標準,將會繼續朝2030年碳排放減少55%的目標前進。而烏特勒支的永續政策,是根據「移動三角」(Trias Mobilica)概念。
 
第一個三角:減少移動、降低碳排放
良好的都市計畫可以達成「減少移動」的目標,因此烏特勒支興建的基礎設施都盡量地接近住宅區,減少市民通勤的距離。另外,烏市也鼓勵私人企業允許居家辦公,讓員工兩三天再到辦公室一次,降低移動的頻率。而市中心高額停車費率的引入,也吸引市民改騎自行車前往目的地。 
 
第二個三角:使用多樣的交通工具移動
烏市每天有60%的人騎自行車通勤,在大眾運輸站點附近的超大型自行車停車場,方便民眾可以騎自行車再轉搭火車或其他交通工具,降低碳排放;另外,烏市及荷蘭許多城市也積極引進電動巴士、共享汽車等綠色運具,讓大眾有更多的交通選擇。
 
第三個三角:使用最有永續的方式移動
最後,烏市鼓勵民眾租用電動自行車、搭巴士,少開燃油車。為了鼓勵民眾改乘電動車,烏市目前已有2400個公共充電站、充電樁,也持續發展更多的充電設施,目標在2030年前整個城市半數以上車輛都換成電動車。

(圖)美國邁阿密戴德郡氣候變遷首席應變官Ms. Jane Gilbert

邁戴郡是全美首個設立「氣候變遷首席應變官」(Chief Heat Officer)職務的城市,顯見其對於氣候變遷的重視。本市與邁戴郡自1989年締結姊妹市,去年亦寄贈新北2021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VLR)給邁戴郡長,持續於永續議題深入交流。本次十分榮幸邀請到邁戴郡氣候變遷首席應變官Ms. Jane Gilbert來到論壇,為我們分享其在減碳方面的政策方針。
 
邁戴郡:減緩熱島效應
邁戴郡因植被覆蓋率降低、熱島效應及氣候變遷等因素,正面臨城市溫度劇烈升高。邁戴郡政府和其他33郡、國家氣象局、佛羅里達州衛生部,以及各個社區組織、社區大學合作,發起氣候變遷的相關規劃,希望共同抵抗熱災害問題。 

高溫造成的疾病和死亡數量不但較其他氣候災難多,且對經濟的影響也非常大。邁戴郡透過公共教育,針對易受災害族群進行宣導,並制定相關政策來維繫勞工權益。政府也加強應變措施,避免因停電沒有冷氣而導致的熱災害。另一方面,邁戴郡幫助居民用低成本的方式,提高住屋用電效率,只要將屋頂及牆壁粉刷成淺色,並設置絕緣屋頂和牆壁,便可以節省15%的冷氣電費。

為了降低都市熱島效應,邁戴郡目標將植被覆蓋率提升到30%,種樹不僅能使周遭環境涼爽,更能幫助減碳,同時也對民眾健康、生活品質、動物生態有良好的助益。
 
今年ING新北永續進行市國際論壇,還邀請到UCLG ASPAC、日本神奈川縣、澳洲紅土市、美國辛辛那提等9個國際城市致詞,不論是奧運史上首次「氣候正效益」倡議、韓國首個全再生能源(RE-100)工業複合體計畫,還是各城市為自己量身打造的「綠色辛辛那提計畫」、「神奈川生命閃耀計畫」或「庫柏蒂諾氣候行動計劃」,都讓聽眾收穫滿滿、意猶未盡。想收看完整演講內容,歡迎前往本網站影音專區!

 
相關附件 相關連結 相關連結
  • Visitors 瀏覽人次:491
TOP